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精准锚定职业发展方向,4 月 23 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人生导师专题沙龙在奉贤校区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特邀上海市嘉定区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嘉定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曹杰担任人生导师,以“解码职场‘好员工’,构筑成长坐标系” 为题,为学生带来一场兼具行业洞察与育人智慧的职场成长课。中国银行漕河泾支行副行长叶禕、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孙琳参加本次活动。
沙龙伊始,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孙琳对本期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人生导师沙龙活动作为学校“三导”队伍建设的创新项目,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时代命题。此次邀请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走进校园是学校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机会,以行业标杆为镜,在对话中明晰成长坐标,锤炼核心竞争力。
洞悉职场本质,定义成长坐标
在主题分享环节,曹行长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下就业市场的形势,为同学们规划职业生涯路径提供了专业视角。同时,结合真实职场案例,从“诚实守信”、“尊敬有礼”、“社交得体”、“眼里有活”四个方面细致解读了“我眼中的优秀员工”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曹行长结合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卓越的管理智慧,进一步强调,诚实守信是立足职场的根本,尤其在金融行业中诚信不是道德口号,而是职场生存的刚性法则,寄语学生“在无人处守规则,在细节处见品格”。其深刻的见解与真挚的分享,让在场学生深受启发。
激荡思维火花,破解成长迷思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职业选择困惑、职场成长路径等问题踊跃提问。曹行长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不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还结合自身职业发展历程,鼓励同学们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锤炼本领。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融洽,激发了同学们对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
深化产教融合,共筑育人生态
本次人生导师沙龙活动是上海师范大学产教融通的积极实践,通过“行业领军者对话+沉浸式生涯教育”的模式,助力学生在对话中校准职业坐标,在思辨中提升核心素养,成功实现了职场认知与校园育人的深度融合。
未来,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拓宽与职场零距离接触的路径,构建“价值引领-能力塑造-实践赋能”的全链条生涯教育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指导与服务。
【师说】
1.“诚实守信”是职场立足之本,唯有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信任,金融行业容错率为零,一次数据误差可能引发连锁风险。
2.“尊敬有礼”重在换位思考,职场礼仪不是客套,而是对他人的尊重。青年学子要学会兼收并蓄、平视沟通。
3.眼里有活是超越岗位说明书的能力,优秀员工从不等待指令,而是主动发现需求。年轻阶段经历的痛苦都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年青人要勇于在逆境中锻炼成长。
【学生说】
参加曹杰老师的专题沙龙后,我深刻感受到职场成长的核心不仅在于专业技能,更在于职业素养的锤炼。曹行长结合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诚实守信、尊敬有礼、社交得体、眼里有活”四方面展开分享,令我受益匪浅。 这场讲座不仅让我明晰了企业对人才的深层期待,更激励我在未来的职场中践行这些准则,以踏实的态度构筑个人成长坐标系。
——教育学院2023教育技术学(师范) 杨佳涵
曹杰老师以自身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为基石,为我们勾勒出了清晰的职场成长坐标。他提出的“诚信为本”让我深刻意识到,职场中无论是守时还是直面错误,真诚的态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曹老师分享的许多职场智慧,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实践温度,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行动指引。
——生命科学学院2022园艺 邹单丹
今天有幸聆听了曹杰老师的专题沙龙,我受益良多。曹杰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职场发展与成长的智慧。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平衡生活和事业”的见解——年轻时“辛苦”是必经之路,但需警惕“心苦”。这句话让我反思良多:身体的疲惫可以通过休息缓解,而内心的消耗往往源于执念、焦虑或自我较劲。曹杰老师强调“所有痛苦必须经历,但终将迎来快乐”,这既是对职场现实的坦诚,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接纳过程,专注目标,方能轻装上阵。
——商学院2023经济学 张明烨
(供图、供稿: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