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下午,“中银慧谷”应急急救系列公益活动第四场——相关反诈科普宣传活动在师大奉贤校区中银慧谷基地二楼活动室顺利举行。奉贤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资深反诈宣讲师张冬安、中国银行漕河泾支行副行长叶禕、中国银行漕河泾支行理财经理徐璇、校保卫处处长倪锋、校保卫处副处长陆金权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学院的30余名学生参与。
筑牢金融防线:剖析“校园反诈密码”
聚焦大学生群体高发的金融诈骗风险,徐璇老师从典型案例、校园场景、如何保护钱包三个维度展开宣讲。通过“安全账户”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真实案例,徐老师揭露了诈骗分子利用“高收益”“低门槛”话术诱导转账的套路。针对校园场景,她重点解析了兼职类诈骗、演唱会门票类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等常见骗局。为强化大家提高防诈意识,徐老师提出“三不一多”的防诈原则:未知链接不要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助力学生守好“钱袋子”,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解码高发骗局:揭穿“十大套路陷阱”
奉贤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资深反诈宣讲师张冬安警官结合“理论+案例”双轨模式,深度剖析电信网络诈骗十大高发类案。通过“AI换脸冒充熟人”“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等真实资料,张警官拆解诈骗剧本中的心理逻辑与施诈过程,例如利用“沉没成本效应”诱骗学生持续转账。在现场互动中,通过探讨交流“什么是刷单”等模拟场景,现场辨识陷阱漏洞。“对方要求共享屏幕操作账户时,必须立即挂断!”在情景模拟中,张警官给出果断回答。张警官现场发放了反诈宣传提示材料,最后通过具体讲解“帮信罪”,提醒同学们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校园反诈提供简明行动指南。
构建安全生态:增强“反诈免疫力”
本次识骗防诈主题公益活动通过“反诈知识科普+案例情景反思”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在校学生对新型诈骗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中积累常识,在案例分析中积累经验,切实提高反诈意识和技能。“中银慧谷”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反诈宣传教育机制,将AI模拟通话、虚拟现实诈骗场景演练纳入反诈教育活动,不断更新反诈知识内容,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将专业反诈资源转化为校园安全生产力,共同打击校园金融诈骗,赋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学生感悟】
参加了此次识骗防诈公益活动,我对诈骗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刻的认识。两位主讲老师通过详实的案例和专业讲解,使我了解到诈骗手段不仅层出不穷,而且防不胜防,从冒充亲友求助到精心包装的投资理财陷阱,诈骗分子无孔不入;同时,我也更清楚防范诈骗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识别诈骗的方法。今后,我也将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不断向家人朋友宣传反诈知识,为营造安全的校园和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商学院 2022级财务管理 刘洒洒
这场反诈讲座让我深刻意识到,诈骗并非遥不可及的“新闻事件”。两位老师通过真实案例拆解,让我看清了“刷单返利”等骗局的实施逻辑,以及对社会和校园安全的危害之大。今后,我将牢记“三不一多”的防诈原则,同时把学到的反诈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此次反诈宣讲意义重大,令我受益匪浅,提高防诈骗意识更是刻不容缓,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反诈行动,应在你我。
——商学院 2024级金融科技 梁欣
(供图、供稿: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